最近,俄罗斯唯一的航空母舰——“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”号的去留问题引发了广泛讨论,这艘航母不仅是苏联红海军历史的重要见证,也是1143.5型航母的代表。根据7月11日俄罗斯《消息报》的报道,俄罗斯海军与联合造船公司正在就航母是否继续服役做出最终决定。多年来,航母的维修与改装工作已经暂停超过8年,而俄罗斯国防部也有可能放弃这艘航母。前红旗太平洋舰队司令谢尔盖·阿瓦基扬茨上将也提出意见,认为“俄罗斯不再需要传统航母,现代化武器能够在几分钟内摧毁它们”。他认为退役或许是这艘历经沧桑航母的最佳归宿。
然而,另一种观点来自“星星”船舶修理中心的资深工程师,他透露“库兹涅佐夫”号的维修工作已在克服了最复杂的问题后接近完成,预计在2024年内基本完成,只剩下扫尾工作,可能再需半年至一年才能结束。因此,一些国内分析人士仍对航母的未来保持期待,认为她的退役或许尚未最终定论。客观来说,这艘航母自1982年开工建造至今已有40年历史,曾多次因遭遇美国航母骚扰而成为攻击目标,最近一次实战部署已是9年前,且她的全寿命周期仅剩10年。因此,退役对于这艘航母来说,或许是结束其坎坷命运的最好选择。
展开剩余73%“库兹涅佐夫”号的命运也可以看作是苏联解体后,许多曾经辉煌的装备的缩影。它与“瓦良格”号、后来的“辽宁”号共享同一设计,也同样承载着苏联时期“航母梦”的一部分。事实上,航母的去留问题不仅是俄罗斯海军实力的象征,也反映了其国家雄心的变化。然而,从全球范围来看,拥有航母的国家越来越少,而这些航母也往往因为资金不足和维护困难而逐渐退役。例如,英国的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可能最终被拆解或出售,而曾经拥有航母的加拿大、巴西、泰国、澳大利亚等国家,也因经济压力放弃了其航母。
对于当前俄罗斯的情况而言,“库兹涅佐夫”号的尴尬之处在于,尽管维修无望,但即便退役,拆解费用的拨付也可能成为问题。最终,这艘曾经风光无限的航母,可能会在某个港口默默地被海水侵蚀,直到彻底腐烂,像一位战士在战场上无力埋葬的尸体般无声无息地消失。
相对而言,中国的航母发展则呈现出另一种局面。从2000年购买“瓦良格”号航母以来,中国海军以强大的国力和技术支持将其改造为“辽宁”号,成为中国海军的第一艘现役航母。近年来,“辽宁”号频繁出现在西太平洋,参与了多次大规模演习,并成功突破“第二岛链”。而与“辽宁”号一同服役的“山东”号航母,更是在太平洋进行双航母战斗群的训练和演习,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强大实力。
此外,7月3日,“山东舰”与多艘驱逐舰和护卫舰一同抵达香港,这也是香港8年来首次迎接中国的航母。中国海军的迅速崛起,表明了航母对于国防的重要性,而“辽宁”号和“山东”号也代表着中国在海军领域的雄心。早在2020年,笔者曾设想“辽宁”号或许会远赴黑海,但根据最新的地区形势,俄乌战争和阿塞拜疆与土耳其合作使得黑海的局势发生变化,这意味着“辽宁”号驶入黑海的意义已大大减少。
值得一提的是,苏联设计的航母虽然拥有强大的初始设计基础,但因为历史原因,相关型号在全球范围内仅有少量生产。像“库兹涅佐夫”号与“山东”号一样,整个系列也只生产了三艘,随着中国“福建”号的服役,苏式设计的航母或许会永远停留在历史的长河中。至此,中国海军的航母力量已不再依赖“库兹涅佐夫”级,而是迎来了更加先进的“辽宁级”航母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海正规手机股票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